


《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》之海底冒險
你以為考古學家都僅是在漫天塵土的陸地上出沒、埋首荒土或遺址下的任何蛛絲馬跡?
雖然沒有誇張到像安潔莉娜•裘莉(Angelina Jolie)在《古墓奇兵》系列電影(Tomb Raider), 所飾演的虛構電玩人物Lara Croft,身為探險家兼考古學家, 十分英勇地手持雙槍、帥氣過頭地攀岩走壁,足跡踏遍世界各地的古蹟遺址;
但也超出一般人的認知,實際上,考古學家是真的會上山「下海」的! (雖然也承擔了一些風險,但應該不至於到有需要像Lara Croft這種和鯊魚性命相搏的危機時刻):
事實上,考古學家所進行的「水下考古」,可不能和海底尋寶或打撈沉船劃上等號, 「水下考古(underwater archaeology)」為考古學的一門分支, 是結合了水下探測的技術、潛水設備與考古學問的跨界領域,
為的是藉由水中所能發現的遺跡、遺物或船隻等,探索過往人類漫長的歷史、文化與生活, 有人把它比喻為就像是封存在海底泥沙中的「時間膠囊」呢!
聽起來很專業,那就讓專業的來! 特別推出的有趣易懂漫畫作品《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》, 帶你一分鐘更深入「水下考古」的世界:
「水下考古」其實真正受到國際上重視,也不過是這近半世紀以來的事; 而臺灣雖然四面環海、自古即位於東亞主要航道間的重要據點(臺灣海峽), 但臺灣的「水下考古」發展的篇章,卻要一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有開展:
1995年在澎湖海域的水下考古工作,因「將軍一號」的發現而得到重大突破, 去年在馬祖也傳出在東引海底發現疑似英國1901年沉船的「蘇布倫號」殘骸 (唯因海象及環境限制,加上水下考古需耗費時日進行必要準備工作及一定的調查日程, 第一時間的目標凡而是保護好其沉船遺址,作好「現址保存」)。
保護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環, 就像石虎師父所言:「要知道,一旦被破壞就無法恢復了」, 所以即使是「水下考古的一小步,卻是人類文化資產的重大一步」呢!
|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